印度截获巴歼-10C电磁信息?博主解析 情报价值有限。近日,外媒“Defence Security Asia”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透露股票股票配资,印度空军在今年5月的印巴空战中获取了歼-10CE和枭龙战机的电磁情报。印度方面的专家认为,这一收获将显著增强印度的防务能力,并成为与其他国家分享的宝贵技术数据。然而,这种说法似乎只是他们在对外传播的口号而已。
据报道,除了霹雳-15E导弹残骸外,印度还获得了巴基斯坦主力战机的第一手电磁情报。战斗机的电磁信息通常可以分为几类:雷达反射截面积(RCS)、火控雷达的关键参数以及数据链信号。RCS是衡量目标隐身能力的重要指标,隐形战机在非战斗状态下会挂载干扰透镜来规避雷达探测。非隐形战机的RCS信息则有助于快速识别目标并采取相应战术措施。火控雷达的关键参数包括工作频率、脉冲宽度、波束宽度以及脉冲重复频率等,掌握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敌方制定精准的电子对抗方案。数据链信号用于实时传输和交换战术信息,确保各方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。
具体来看,巴基斯坦的歼-10CE战机采用低空飞行方式进入战区,到了任务区域后迅速爬升发射导弹,然后迅速下降返航,导弹的中继制导信号由预警机完成。因此,歼-10CE在飞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开启雷达,即使开启也仅用来为导弹提供惯性制导数据,印度战机很难探测到其雷达信号。至于枭龙,它主要负责替补空战和对地攻击任务,全程处于电磁静默状态,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枭龙曾经发射过空空导弹,因此印度无法获得关于枭龙的任何电磁情报。
阵风战机的电子战系统并未在空战中发挥作用,既未探测到火控雷达的锁定信号,也未能探测到来自预警机的中继制导信号。它最多接收到了预警机的搜索信号,但由于这种信号功率较弱,不足以触发雷达告警系统,因此无法在电子战系统中录入相关数据。Link-17数据链的防泄密功能非常强大,巴基斯坦歼-10CE战机通过该数据链与预警机、防空系统进行数据交换,动态密钥防护功能能够有效阻止约98%的网络攻击,确保战场数据的高度加密。即使印度成功截获了Link-17的信号,这些信息也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。
相比之下,霹雳-15E导弹的雷达导引头信号相对容易泄露,但其抗干扰算法可以随时进行升级和调整。尽管印度获得了霹雳-15E雷达导引头的相关数据,但在他们尚未研究出有效的反制措施时,巴基斯坦已经通过升级算法消除了这一弱点,印度的努力可以说是白费了。事实上,霹雳-15E外贸版歼-10CE的通信协议和电子战频段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,而中国装备的升级速度更快。电磁信号在现代空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只有持续更新才能有效对抗敌方的电子反制手段。
尽管印度空军确实获取了一些电磁情报,但这些情报零散且碎片化,难以充分分析和应用,根本不足以开发出有效的电子对抗手段。因此,这些情报的实际价值非常有限。印度宣称获得歼-10CE和枭龙的电磁信息,更多的是为了应对国内关于“阵风战败”的质疑,类似于他们之前宣称霹雳-15E导弹击中的是“诱饵”一样,完全是自我辩解的策略。
股票股票配资
满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